2020年旅游业如何自救与发展?
2020年旅游业因疫情受挫是不争的事实,可预见的未来两三个月不可能有多少起色。
作为消费重点,旅游业的振兴发展是举国关注,世界关注的热点产业链,是拉动相关几十个服务业、制造业、运输业、创意业的牵引,是释放广大人民情怀,提升幸福指数的独特业态。
受突如其来,旷日持久的疫情影响,旅游业必将出现新需求、新变化。明显的应该是:智慧旅游,数学旅游、云端旅行,俗称的“人在做天在看”等高新技术,虚拟现实、时空与心灵穿越性项目会热棒!
与此同时,强身健体、行医问脉、疫病防范、自然景观、动物世界、悠静村落会成为关注重点。
鉴于此,旅游业应该从几个方面自救。
一是确立转型升级,精准把脉、精心策划的思维。由传统性的游、购、乐,转变为游、乐、趣,为游客创造游中取乐,乐中有趣,趣中受教的氛围;
二是由过去的偏重于硬件设施建设,转变为经典故事为核心价值理念。在已有的景观中,植入活灵活现的故事,让游客在欣赏风情万种中灵魂摆渡,增加驻足量,拉长停留期,提升消费值;
三是推出共享品牌,吸引文创企业、投资基金、数据公司强强联手,优势互补,资源配置,为疫情过后的新模式、新业态、新视角、新感觉奠定坚实的智力、资源、资本基础。
由于疫情原因,今年春节期间我们的旅游业就开始受到很大的冲击,本应春节期间是旅游业的旺季,可没有带来应有的成果,本想我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逐步消退,可以恢复旅游业。刚看到希望,全球又爆发疫情,无疑对我国旅游业是雪上加霜,让人们不得不思考“2020年旅游业如何自救与发展”这一课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严峻的问题,下面阐述一下我的观点。
从目前现状看,我国的旅游业估计应该从5月份开始能得以恢复,国外旅游业估计要到10月份才能有希望。所以,2020年的旅游业估计只能从国内旅游着手去做,也就是要充分结合国内旅游状况和人们的旅游需求认真研究和思考探索,才能自救,得以发展。
从目前国内情况看存在两种情况:一是由于前一段时间人们长期宅在家里,压抑很久,如果疫情结束人们会报复性去旅游;二是虽然前一时间人们长期宅在家里,可能对疫情传播有忌惮,就是疫情结束,也不会马上蜂拥而至去旅游。
可能在短时间内,国内所有景区不会完全开放,还会限制人流,这就要求旅游从业者要充分考虑旅游方向。
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可以说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全面的国家,我认为这正是深度和广度挖掘我国旅游资源的最好时候,这样就会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1、5G+VR
5G时代的到来正是对旅游业的发展发展的促进,高清快捷的5G可以让人通过网络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是愿意身临景区拍摄制作高清美妙的视频展现出来,使旅游与5G充分结合。
结合此项内容,旅游业应该借助5G时代的初期抓紧打造云旅游模式,可从主播模式开始进行现场直播和互动,这样可以捕捉一些年轻人的心理又可以满足一些不能到景区的人士,这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019年开始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到底有多大,目前还没有权威的统计。但今年春节黄金周已成泡影,景区关门,酒店歇业,娱乐业停摆。即使随着疫情的逐渐控制,景点、旅馆、餐饮逐步恢复。但今年旅游业受伤是不可避免的。
2019年,我国国内旅游总人次达60.1亿人,旅游收入5.7251万亿人民币,占到了GDP的5.78%,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2003年的“非典”到7月份才完全结束,今年疫情何时结束?旅游业何时完全恢复正常?我不知道。
所以面对旅游业面临的这种局面,旅游业该如何自救呢?建议如下:
一:旅游企业要“外树形象,内练苦功”。景区要利用疫情期间的时机,更换、提升旅游设施,更新旅游节目,努力改善形象,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改善服务质量,改变我国旅游从业人员良莠不齐的情况,大面积提高服务质量。旅行社乘机进行岗位练兵,提高导游素质。旅游餐饮住宿企业也可以重新装修,创制新的菜肴等。吸引大量国外游客到中国旅游,也把那些准备到国外的游客留在国内,也就是说尽可能增加内需。
二、旅游企业要拿出真正的诚意。从景区、旅行社到餐饮住宿,采取各种优惠措施,让利于民。有些人认为,疫情过后,旅游业会出现“井喷”式的增长,这有可能是“一厢情愿”。一则旅游业不是“刚需”,二则,今年的疫情,让很多人收入减少,大家的预期变了,要省钱了,那首当其冲就是减少旅游的开支。景区、酒店只有大幅度降低门票、房费,才能吸引大家去旅游。
三、各地政府制定优惠政策,采取税收优惠,返还旅行社等企业保证金,为企业争取低利率贷款等方式,减轻旅游企业压力,共渡难关。
四、几个景区也可以组成景区联盟,通过发售年票的方式,把景区捆绑在一起。年票应规定游玩次数,让游客多到景区来。年票定价要有很强的吸引力。让大家愿意买单。这样景区可以锁定一部分收入,游客也获得了实惠,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五、开放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满足大家的旅游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老百姓对旅游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而大部分景区固守单一的门票经济,想方设法提高门票,把人挡在景区外,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显然是行不通的。景区应该多样化经营,开发增值业务。把重点放在旅游二次产品的研发上,如旅游文创产品开发,特色餐饮住宿,参与式娱乐项目开发等。
总之,今年注定是旅游业困难的一年,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开动脑筋,多想办法总会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