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桥建于康熙年间,如此险要的环境,古人是如何修建成功的?

这看似神奇,其实也很简单。把建桥的位置选择好,一般要选择江河面比较窄,两岸地基比较牢固的地方。然后就设计好铁索的载重量和承受能力,造此打制出铁链<那个时代是不可能有现在这种钢绳的>,然后将一头永久牢固的固定一边,用船将另一头拉至对岸固定好,加以牢固,铺好桥板,不就建成了吗?

谢谢邀请!

泸定桥是铁索桥,其实只要把铁索送到对面就成功了。

泸定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在现在建桥上也比较常见的做法。

就是细绳拉粗绳的原理。比如直接将铁索送过河是很困难的,但送一条细绳索过河就简单多了,比如绑在床弩的箭上,射过去,比如绑在木头上放过去,只要绳索够长,试验次数够多,就可以飘到对面,比如通过放风筝,落到对面。

只要通过这个,就可以将这里和对面之间建立起来一条连接的线。通过这个线,哪怕只是一根比较细的风筝线,就可以拉动比如更多几根风筝线过来,然后,几根线承重更高,可以拉动更粗一点的绳索过来,最终使得过来的绳索足够承担铁索的重量,这样就可以把铁索拉过去了。

泸定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泸定桥的建立,确实与康熙有关。康熙四十三年 (1704 年),四川巡抚能泰上奏康熙,提出“距化林营八十里,山址坦平,地名安乐,拟即其处仿铁索桥规制建桥。”1705年动工,1706 年5月15日竣工。能泰在上报奏折中,并非实地了解情况,因此误将大渡河和泸水混为一条河流。能泰在给朝廷的奏折中说:“泸水三渡口,高崖夹峙,一水中流,雷奔矢激,不可摇舟行,行人援索悬渡。”后又上奏折说:他与提督岳升龙曾察看过地形,在距化林营八十余里的地方,地势稍平坦些,准备在此处建一座铁索桥,以便民众行走,并提请皇帝赐桥名。康熙根据奏折中所说的情况,把大渡河误当做泸水,便取了一个与事实不相符的桥名。此事在泸定桥东岸的《御制泸定桥碑记》记载道:“桥成……绘图来上,深惬朕怀,赐桥名泸定。”

不过在水流这么湍急的大渡河上根本就没办法修建普通的桥梁,为此只能另想办法,后来有一位高僧提出了意见,他让人们在两岸中间固定一个大竹索,再把很多小竹筒安装到竹索上,最后把铁链装进竹筒里,人们从岸边拉动竹筒,铁链也就被拉到了两岸,这些铁链在两岸被拉直固定,承载起了这个神奇的铁索桥。

泸定桥是什么桥?

泸定桥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

泸定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泸定桥位于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河西街与成武路之间的大渡河上,北距上游雅康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4218)兴康特大桥5千米,距离高速公路出入口8千米,南距下游城南大桥800米;桥西接海子山,桥东接二郎山。

泸定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四月投入使用;于1961年3月4日被纳入中国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03年纳入景区管理。

扩展资料:

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战役。

在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4团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夺下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城。中央红军主力随后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大渡河以南的企图。

泸定桥又称铁索桥,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泸定桥竣工之际,康熙皇帝亲自为该桥题写“泸定桥”桥名。大渡河自北向南,浪大水急,两岸谷壁陡峭,险峰兀立。泸定桥是大渡河上建造最早最长的一座桥梁。桥体分别由桥身、桥台、桥亭三个部分组成。

泸定桥位于中国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是一座由清朝康熙帝御批建造的悬索桥。悬索桥,又名吊桥指的是以通过索塔悬挂并锚固于两岸(或桥两端)的缆索(或钢链)作为上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

泸定桥在江西哪个位置?

好的。首先,泸定桥并不在江西,而是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境内。其次,泸定桥是中国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拱桥,位于康定河上,长桥全长317.6米,宽5.4米,桥拱跨度为93.7米,离水面高度为103米。桥的建成解决了西藏公路通车问题,被誉为“天路第一桥”。

标签: 泸定桥